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目前來看,上半年乃至7月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的確在下降,合資品牌的份額在提升,這主要跟補貼、居民消費力、合資及外資品牌的產品力較高有關。”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數據顯示,自主品牌的份額在半年間不斷被蠶食,占比從61.8%下降至52.3%,外資合資/合資進口品牌則不斷擴大,從24.8%擴張至33.5%。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振、市場份額下降的情況下,有分析認為,相關零部件企業尤其是動力電池企業對合資及外資品牌的依賴度愈加嚴重。如國軒高科近日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下降90.25%,同時有評論表示,其產品未來配套大眾MEB平臺或成拐點;而受豐田混動配套需求上漲,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科力遠上半年營收達9.89億元,同比增長23.73%。不過,在汽車分析師鐘師看來,雖然目前自主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市場占比下降,但沒有大起大落,整體上并不嚴重。目前也的確有些電池企業對合資品牌有些依賴,但并不是頭部企業,小的企業都希望捆綁大的主機廠。
同時,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結束了連續12個月的銷量下跌后,以及諸多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支持,崔東樹和鐘師均認為,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還算樂觀,未來還會繼續增長。自主新能源品牌市場份額繼續下降“去年6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0中就不再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車型,日產軒逸 EV、起亞 K5PHEV的身影首次出現,從那時候就可以預見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大兵壓境了。”一位業內觀察人士向記者表示。根據乘聯會數據可以發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在半年間不斷被蠶食,占比從61.8%下降至52.3%;造車新勢力則先降后升,從最低點11.7%上升至如今的14.1%;外資合資/合資進口品牌則不斷擴大,從24.8%擴張至33.5%。“這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之前大家都吵著說發展新能源汽車能夠幫助我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但是現在來看結果恰恰相反,僅從銷量來看,這個超車的構象就失敗了。”鐘師表示。崔東樹表示,半年來,外資如特斯拉的擴張太猛,大眾、豐田等品牌在純電、插混市場不斷推出新產品,再加上其本來產品力和口碑都很好,而自主品牌雖然也采取了很多手段,上半年推出不少新車,但在中高端市場幾乎沒有什么競爭力,所以目前外資合資品牌的銷量不斷上市。記者注意到,7月份,比亞迪銷量為13801輛,雖然位居榜單第一,但較去年同期下降54.64%。半年累計銷量達54758輛。上汽乘用車銷量4026輛,排名第三,但較去年同期下降92.50%,而特斯拉以11014輛的銷量位居第二,本年累計銷量達54758輛。就單月銷量而言,特斯拉Model 3的7月銷量為11014輛,位居單車銷量榜單第一,幾乎是后三位埃安(Aion S)、別克微藍VELITE 6、比亞迪全新秦EV的銷量總和。
“此外,上半年來大眾汽車也鋒芒畢露,上汽與一汽大眾合計銷售超過2.5萬輛,除了一直表現優異的帕薩特PHEV與途觀L PHEV外,邁騰GTE、探岳GTE、高爾夫BEV、寶來BEV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上述觀察人士說道,“加上華晨寶馬(5系PHEV)的穩定銷量,曾經外資合資在華銷量表現差的現象正在逐步改善”。1~7月,華晨寶馬5系PHEV的銷量為12986輛,同比增長33.2%。目前還算樂觀,未來會繼續增長“隨著合資及外資品牌的銷量提升,現在很多零部件企業對其依賴度加深了。”上述觀察人士表示。近日,國軒高科公布2020年半年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2億元,同比下降32.85%,其中鋰電池業務營收22.41億元,同比下降31.64%。公司實現凈利潤3413萬元,同比下降90.25%。值得注意的是,5月28日,大眾汽車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為其大股東,國軒高科未來將有機會向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供應電池產品。
電話:86-020?3439?7221
傳真:86-020?3439?7331?
郵箱:jasonhuang@jswatsonexpo.com?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海誠東街10號琶洲會展創意園A棟505